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新科技 > 移动 > > 内容页

宣称“孤立中国是错误” 英国对华政策会纠偏吗?-世界观点

新闻来源:看看新闻Knews 更新时间:2023-04-27 01:37:00
02:33

当地时间4月25日晚,英国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莱弗利在伦敦金融城复活节晚宴上发表政策演讲。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除了就苏丹撤离公民和俄乌冲突的几句简短评论,中国成为当晚英国外交大臣演讲的主要话题。外界认为,这是首相苏纳克上任以来,英国新政府尝试阐述其对华政策的最清晰的一次表态。

苏纳克政府不要“跷跷板”要“平衡木”

演讲中,克莱弗利呼吁与中国建立“稳健和建设性”的新型双边关系,而非在一场所谓的“新冷战”中孤立中国。

“对我来说,宣布一场‘新冷战’,并称我们的目标是孤立中国,这将是畅通无阻且容易的——甚至可能令人满意,但也是错误的。因为这将是对我们国家利益的背叛,是对现代世界的蓄意误解”,克莱弗利表示,英国需要在气候变化、预防流行病、经济稳定和防止核扩散等领域与中国进行接触。

有分析认为,英国外交大臣的这番表态,应该算是对英国过去一段时间涉华激进路线的一种纠偏,也是想重回英国的平衡外交传统。

“很难说这是一次纠偏,主要还是避免对华政策滑向更加失衡的境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指出,过去几年中英关系受到不小的负面影响:一方面英国国内对华强硬的声音较大,另一方面,英国自脱欧后,对华政策的走向很大程度受到美国影响。

崔洪建认为,近年来,英国保守党对华政策的主轴是“平衡”,即在政治态度强硬和经贸合作之间寻求平衡,同时也试图在中美之间寻找平衡。不过,从约翰逊到特拉斯执政期间,先后发生了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等事件,英国对华政策失衡的趋势在加剧,比如一些声音要求把对中国的定位从“系统性挑战”调整成“威胁”,甚至出现了意识形态挂帅的态势,因此苏纳克政府上台后,力图保持对华政策的“平衡”。。

英媒:外交大臣想借演讲寻求访华机会

综合英媒,克莱弗利的对华讲话更像是英国版的“对华三分法”,即在重要领域“限制中国”;加强与“印太”盟友的关系;与中国直接接触以促进稳定关系。

有分析认为,第三点才是克莱弗利最想表达的,也就是加强对华接触。《金融时报》称,克莱弗利发表这番讲话,正值西方一方面对中国的崛起感到担忧,另一方面又需要维持同中国的合作和经济联系之际。在本月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建议欧盟与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紧张关系保持距离。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上周表示,任何与中国“脱钩”的努力都将是“灾难性的”。

“克莱弗利的讲话,应该说是英国方面的一次尝试,试图在对华关系上和美国拉开一定距离”,崔洪建表示,出于对自身利益以及期望中的大国外交考量,英国政府避免英国国内形成像美国那样的全面对华强硬姿态,同时也不希望中美对抗加剧。

“政治新闻网”报道称,在向保守党内越来越“大嘴”的对华鹰派传达的信息中,克莱弗利警告不要开启与北京公开对抗的时代,这可能会损害英国的经济利益。

此前克莱弗利透露,他将寻求在今年对中国进行访问。英国媒体猜测,克莱弗利也是在利用这次演讲,向中国释放对话信号,甚至寻求访华机会。

在崔洪建看来,过去半年,德国、西班牙和法国等欧洲国家领导人先后访问中国,在经济方面和中国互动密切,“这对苏纳克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刺激”。此前,因为英方在台海问题上挑衅中方底线,导致去年11月中英首脑巴厘岛会晤取消。因此,苏纳克政府也力求通过派遣部长级官员访华,寻求和中国恢复接触,稳定英中关系、继续发展合作。

英外长发表强硬涉台言论 还能拿到赴华“号码牌”吗?

值得注意的,克莱弗利在讲话中继续渲染人权、涉台、涉疆等议题,并且措辞强硬,宣称英国将保护自己国家安全利益。

尤其在谈及台海局势时,克莱弗利称,中国大陆应该对其“大规模军事扩张”背后的意图更加公开化,以防止“悲剧性的误判”发生。此前,他还公开宣称,台湾问题不是中国内政,招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驳斥:“英国外交大臣显然应该好好补补历史课了”。

今年3月,苏纳克政府更新了《安全、防务与外交政策综合评估》,提到中国大陆对台湾的所谓威胁,这也是英国在规划外交和国防优先事项的报告中首次作出如此表述。

对此,崔洪建认为,克莱弗利最新表态,实际上再次重申了评估报告中的策略,即一要保护英国人的利益,二要在分歧方面依然维护其所谓强硬立场。

针对克莱弗利相关言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6日回应表示,英方如果希望保持台海和平稳定,就应当严格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毛宁重申,台湾、香港、新疆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

在崔洪建看来,尽管苏纳克政府表现出稳定英中关系的积极态度,“不仅要看他怎么说,还要看他怎么做”。因此,未来苏纳克政府如何处理台湾问题等涉华敏感议题,才是决定英中关系能否走向“稳健和建设性”的关键。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李瑶)

关键词: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国新科技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