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新科技 > 移动 > > 内容页

新型电力系统行业竞争分析 新型电力系统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新闻来源:互联网 更新时间:2023-07-28 18:35:20

新型电力系统的概念,是在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首次提出的,“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资料图】

新型电力系统行业竞争分析 新型电力系统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新型电力系统是以新能源为供给主体、以确保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电力需求为首要目标,以坚强智能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源网荷储互动与多能互补为支撑,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基本特征的电力系统。

新型电力系统的显著特征是新能源在电源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电网处于新型电力系统泛在互联、智能互动的核心环节,而输电技术对保障电网消纳可再生能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新型电力系统是以承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前提,确保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电力需求为首要目标、以最大化消纳新能源为主要任务,以坚强智能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源网荷储互动与多能互补为支撑,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基本特征的电力系统。

新型电力系统行业基于数据的分析技术,可以提高新能源电站的“可观、可测、可控”水平,有助于解决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和电量平衡问题,提高电网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与基于物理模型的电力系统安全防护体系结合,数据驱动技术可以提高控制保护对低惯量系统的适应性,有助于解决新型电力系统中大量电力电子设备带来的安全稳定控制隐患。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新型电力系统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来临,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社会各个领域。数字化、信息化、智能技术与电力系统的深度融合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也为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安全发展提供了新方法。

"十四五”期间配套以新能源发电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将是电网端的建设重点,相关建设项目将迎来建设高峰。“十四五”期间,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随着风电、光伏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的逐步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也将成为电网端投资建设的重点。

2021 年下半年,我国多省份出现缺电现象,尤其是 9 月份,东北地区出现了罕见的居 民用户拉闸限电,当时由于风电骤减,3500 万千瓦的风电装机出力不足 10%,加之火 电缺煤出力不足,导致电力供需严重失衡,电网频率跌落至 49.8 赫兹,为防止全电网崩溃,最终实施了“电网事故拉闸限电”。拉闸限电不同于有序用电,是电网保电网安全的最终手段,用电影响范围扩大到居民和非实时有序用电措施企业,而在实时有序用电 时,居民和非实时用电措施企业均不受政策影响。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不断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完善电力市场机制、运行机制、价格机制,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建设适应新能源快速发展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

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主要包括新能源、新负荷、新电网、新技术与新市场五大要素。在5G、物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影响下,中国电力行业进入了转型升级的新时期。到2023年中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25.5亿千瓦,2025年将达28亿千瓦时。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是支撑发电侧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和消纳的关键技术手段。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国内风光装机量持续提升,新能源装机的快速增长将带动储能渗透率的提升。机构分析指出,政策、电价和新能源装机渗透率提升等多种因素推动储能行业快速发展,预计2025年海外/国内新增储能装机量分别为190/80GWh,合计超270GWh。

本报告对我国新型电力系统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子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国内外新型电力系统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

报告还综合了新型电力系统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报告对于新型电力系统产品生产企业、经销商、行业管理部门以及拟进入该行业的投资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研究我国新型电力系统行业发展规律、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有学术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了解更多行业数据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国新型电力系统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关键词: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国新科技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