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年来,敦煌市持续深化乡风文明建设,树新规、易旧俗、育新风,营造了向上向善向美的强大社会氛围,将人心聚拢在乡间田野,用乡风文明勾画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心圆,一幕幕文明乡风助推乡村振兴的优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强化理论武装,推动创新理论入头脑。敦煌市组建市委宣讲团,深入各镇、各单位开展理论宣讲活动3000余场次,受众10.06万余人次。采取民情恳谈会、“板凳课堂”“院落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载体,积极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让党的好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积极招募180余名退休干部、五老人员、在职党员干部等志愿者组成52支特色宣讲小分队深入各村镇开展形势政策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进田间、进家门。把“讲理论”和“讲故事”结合起来,把“普通话”和“地方话”结合起来,让农民群众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正能量”的熏陶,农村党员群众“永远跟党走”的思想根基进一步夯实,攻坚克难、引领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
推进移风易俗,传递新风新俗正能量。敦煌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工作的实施方案》,对婚丧礼金、宴席桌数等制定“限高”具体量化标准,提倡婚嫁零彩礼,倡导建立家庭创业、育儿“幸福基金”。深化“治理高价彩礼推进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抓住党员干部“关键少数”,签订婚丧事宜报备承诺书2000余份。充分发挥“一约四会”等群众组织作用,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组织举办“抵制高价彩礼,推进移风易俗”千人签名等实践活动,广泛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和“婚育新风进万家”等文明实践活动1300余场次,涵育良好家德家风。通过乡村大喇叭、举办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普及移风易俗新风尚、新理念;利用“文明敦煌”公众号等媒体平台转载刊播移风易俗公益广告、典型做法等内容2.1万余条,开展有奖竞答活动2期,引导市民群众转变婚俗观念、改革陈旧婚俗,不断汇聚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正能量。
深化文明创建,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敦煌市持续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创建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全国文明村镇2个、省级文明村镇16个、酒泉市级文明村镇18个,培树酒泉市级文明家庭11户,各级文明村镇创建率达到96.83%。大力弘扬“莫高精神”,积极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五星级文明户”等先进典型推荐评选活动。依托“甘肃好人”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道德讲堂等阵地,深入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开展道德模范事迹巡讲300余场次,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利用公示公开栏、道德“红黑榜”等阵地,深入开展身边好人、凡人善举、文明素质和社会公德宣传教育引导,大力营造人人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氛围。
厚植文化底蕴,引领文明和谐新风尚。敦煌市加大文化惠民力度,扎实开展“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1000余场次。提升“百草园”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水平,推动农家书屋提质增效,目前,全市共有农家书屋66家,出版物总量为10.3万余册,实现了农家书屋镇、村及农村幼儿园全覆盖。充分运用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等农村文化资源,有效提升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共建共享服务功能,提高文化资源利用率。大力弘扬敦煌文化,持续打造“书香敦煌”品牌,广泛开展主题性和常态化阅读活动,组织社会乡贤和文化热心人士等农家书屋志愿者,开展送图书、送文化、送科技活动100余场次。邀请非遗传承人开展敦煌刻画、敦煌剪纸等手工艺的培训制作16场次,不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聚力文明实践,激活乡村振兴新动力。敦煌市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用好甘肃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全覆盖建成了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9个镇实践所、66个村(社区)实践站、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和244个志愿服务站的文明实践贯通联动网络,不断延伸文明实践阵地触角。建立了“1+24+N”的志愿服务网络,注册志愿服务队136支,志愿者29516人。按照“月月有计划、周周有安排、日日有活动”的要求,聚焦“讲、评、帮、乐、庆”五种形式,深入开展帮扶救助、理论宣讲、环境整治、文明劝导、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活动1万余场次,惠及群众12万余人次,通过志愿服务有效营造了文明和谐的乡村氛围。(龚晓娥)
来源:敦煌市委宣传部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国新科技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